胡蘭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國近代作家,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浙江紹興人,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胡蘭成年輕時曾在燕京大學旁聽課程,擅長寫作,后追隨汪精衛,抗日戰爭時期出任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因其為汪精衛執筆而被列為著名漢奸。1940年發表賣國社論《戰難,和亦不易》,在中國抗戰最艱難的時期鼓吹“和雖不易但也要和”,為汪精衛的賣國行徑洗地。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胡蘭成借道香港逃亡日本,晚年旅居臺灣開課教書,其文學才能曾影響部分臺灣文人,1976年因其漢奸背景被迫離開臺灣,1981年7月25日因心臟衰竭死于日本東京。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歲月》等。
簡介:這是胡蘭成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民國女子》等章節提到了作者和中國現代文學著名作家張愛玲的一段婚姻,遂使此書成為海內外研究張愛玲及其思想的重要文本。本書內容頗具有爭議性,在一些張迷看來,胡有玩弄感情之嫌;在另一些讀者看來,卻是更能明白張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感慨。本書同樣也是了解民國以來風物人情的一個很好的參考資料。據胡蘭成說,張愛玲在送給他的照片背面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
簡介:《禪是一枝花》是胡蘭成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在臺灣居留期間對禪宗第一奇書《碧巖錄》中一百則公案的逐一解明。 八百多年來,中國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們一直都想解明宋代《碧巖錄》,直到胡蘭成,才做成了這番事業。此書對于中國禪宗思想的理解,有著巨大的作用。可被視為中國禪學的一件大事。 書中表哥、哥哥、妹妹等其實都是胡蘭成自己的化身,如滿天花雨,無處不在。書中的解讀當然仍是胡的文學整體觀念的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一部“禪
簡介:《心經隨喜》的作者是胡蘭成。講述了胡蘭成亡命日本,1966年應邀在名古屋講述佛教重要經典《心經》,這段期間,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蕭條之境中,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創造的生機。胡蘭成講《心經》,彷佛是在聊生活、談時局、說歷史、觀賞藝術,但談著聊著,卻又印證了佛法不離人生。 此書是胡蘭成不世出的日文著作,孕育了他之后寫作《禪是一枝花》的思想核心。由胡蘭成研究專家小北翻譯成中文 讀完《今生今世》,再讀《心經隨喜》,對胡先生作品的理
簡介:胡蘭成于1974年受聘到中國文化學院講學,1976年返回日本僑居。彼時,仙枝、朱天文、朱天心等一群年輕人正通過胡蘭成的書信指導,在文壇領袖朱西寧的直接引導下,辦起了文學刊物《三三集刊》,開始追求文學理想。為了鼓勵青年寫作者,胡蘭成親自撰文指導,遂有此書《中國文學史話》,實際上是胡蘭成給仙枝、朱天文等年輕弟子的文學教材。 ——我很喜歡看胡蘭成講魯迅,他說魯迅那會兒批判中國,等于姑娘早上梳妝打扮,梳著梳著突然不高興,覺得鏡
簡介: 此書基本上是集胡蘭成生前最后的作品及其遺稿而成,是其生前出版未及而待其死后由弟子朱天文匯整的一本著作。其中《世界的劫毀與中國人》提出史上是女人始創文明,其后是男人將它理論學問化——女人,你的名字是文明。胡蘭成再次高談他的新的發想。然而他寫世界文明與劫毀,對美國、日本等國家狂躁的現代工業文明社會之批判,對中國社會的反思,又不無現實的意義...更多WWW.xiAosHuoTXT.net
簡介:此書是胡蘭成在臺灣出版的第一本書。1974年他受聘為中國文學學院終身教授,開門授課,其向來高談漢文明或中國文明,此書即是他為授課而準備的一本書,記錄了他在中國文化學院期間的思想精華。其書全面論述了中華文明的優越性,究天人之際,窮東西之辯,提出華學一詞,將中國文明上升到與科學、哲學這兩大世界學科并立的高度。其中見解深得唐君毅、卜少夫等人推崇。wwW.xiaOshuotxT.net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皆由網友發表,與本站立場無關。如無意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本站刪除。[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