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 ,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杰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簡介:《懺悔錄》就是這樣一個激進的平民思想家與反動統治激烈沖突的結果。它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在封建專制壓迫面前維護自己不僅是作為一個人、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人權和尊嚴的作品,是對統治階級迫害和污蔑的反擊。它首先使我們感到可貴的是,其中充滿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驕傲,總之,一種高昂的平民精神。 由于作者的經歷,他有條件在這部自傳里展示一個平民的世界,使我們看到十八世紀的女仆、聽差、農民、小店主、下層知識分子以及盧梭
簡介:社會契約論(又譯《民約論》,或稱政治權利原理)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于1762年(壬午年)寫成的一本書。《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和18世紀末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爭。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兩國的憲法均體現了《社會契約論》的民主思想。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文學家。他的才思
簡介:本書是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的征文而寫的論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現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這一鮮明思想。在闡發政治思想性質這一問題上,其重要性僅次于后來的《社會契約論》;而在思想體系上,本書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 盧梭在本書中假想人類在進入社會狀態前曾生活在自然狀態中:那時的人類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沒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沒有住宅,沒有財產,人沒有互相攻擊和掠奪的本性,只有憐憫他人和自我保存的天然感情;人的各種機能(
簡介:《愛彌兒,或論教育》,系法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杰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書寫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書出版時,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這部書不僅是盧梭論述資產階級教育的專著,而且是他闡發資產階級社會政治思想的名著。 繼十六、十七世紀荷蘭和英國相繼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之后,十八世紀的西歐正處于資本主義經濟日益發展壯大,封建社會行將崩潰,更為深刻的
簡介:《漫步遐想錄》是一本書籍,該書是盧梭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一直到去世,此書的最后一篇僅寫了2頁。 盧梭的作品崇尚自我,抒發感情,熱愛自然,這些特色在《漫步遐想錄》中表現得比其他作品中都更突出。這部作品中的盧梭是處于最純真狀態中的盧梭。這部作品是他跟自己的心靈親切交談的產物,是對自己的心靈的分析和解剖。 他的遐想純粹是寫給自己看的,是為自己在重讀時能重嘗撰寫時的甘美而寫的。我們在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不加修飾的純樸、無可懷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皆由網友發表,與本站立場無關。如無意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本站刪除。[email protected]